武器装备出口“松绑”动作不断,开启干预国际冲突恶劣先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日本防卫产业动向引发高度警惕
据媒体报道,日本内阁会议近期通过防卫产业生产基础强化法案,其中加入了成立促进武器装备出口基金等相关条文。这是日本政府扩大武器装备出口的重要举措,意在壮大自身防卫产业,为实现日本所谓“军事大国化”长期目标服务。日本一些政治势力妄图重走军事大国路线,将给地区和平与稳定带来新的威胁。
据悉,该法案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巩固日本国内防卫产业链,尤其是避免一些与防卫相关的中小企业因受市场冲击退出防卫产业,造成供应链断裂,影响装备生产以及日本本土安全;二是助力日本武器装备出口,为适应国际买方需要进行的技术调整提供财政补贴。
“该法案与日本2022年年底出台的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安保三文件’配套,把提升武器装备制造能力作为落实‘实质性强化防卫能力’的重要内容,为军费大幅增长乃至数年后的军费翻倍提供助力。”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副研究员孙文竹表示,岸田政府上台以来,高度关注经济安全,着力在各领域打造“有韧性的产业链”,以防范未来可能出现的国际形势动荡对日本各行业造成冲击,该法案可谓其经济安全思路在防卫产业领域的体现。
关于该法案的目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北亚研究所日本安全研究室主任徐永智认为,这是借武器装备出口推行所谓“印太秩序”。日本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提出,要在印太发展自由与开放的国际秩序,并且明确将建立军事援助新机制。日本视东盟为大有希望的市场,已与多个东南亚国家签署装备转移的相关协定。
受和平宪法束缚,日本国产武器装备使用对象主要是自卫队。2014年之前,日本大体上奉行“武器出口三原则”,除个别特例外,基本全面禁止对美国之外国家的武器出口。
“上世纪70年代,日本舆论和在野党普遍担忧日本再次成为军事大国。时任首相三木武夫为缓解这种担忧,原则上全面禁止出口武器。80年代,中曾根康弘担任首相后,日本政府为与美国联合研制武器,曾允许对美国转让军工技术。”徐永智说,“2014年,安倍政府正式解禁武器出口,并将原有的‘武器出口三原则’修订为‘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标榜如果能对和平作出贡献、利于日本的国家安全,则允许武器出口。同时按照国际惯例,不对冲突当事国、联合国禁运国等出口武器。”
孙文竹表示, 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日本又修订了“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以“共同应对国际秩序受到的威胁”为由,向乌克兰提供了防弹衣、头盔等装备,为今后进一步以类似形式干预国际冲突开启恶劣先例。2022年年底日本修订《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开始探讨进一步扩大武器出口范围,向部分签订合作协议的国家出口导弹、战斗机等致命性武器。
对于日本不断扩大武器装备出口的行径,孙文竹表示,一方面,日本意图增强自身在军事安全领域的国际存在感,从而实质性架空和平宪法与“专守防卫”原则,逐步向军事大国迈进。另一方面,日本也有打入国际军售市场,借武器装备出口获取经济利益,为自身重整军备拓宽资金来源,乃至为整体经济注入活力的考虑。
日本为其武器装备出口“松绑”动作不断。但从2014年以来的实际效果看,日本对外出口武器装备的销路不佳,以无偿赠送为主,值得一提的成交记录是2020年向菲律宾出口雷达,其余绝大多数出口计划均无疾而终。
在孙文竹看来,日本防卫产业长期较为封闭,客户几乎仅有日本自卫队一家,国内竞争不强,导致生产成本高,性价比差,且不擅长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加以定制化改动,部件的通用性较为有限,国际竞争力不强。而且,日本国内军工市场规模有限,许多军工企业面临利润过低的问题,近20年时间里,已有100余家企业从防卫产业退出。
徐永智认为,日本本国的防卫产业实际上处于慢性衰退的状态。由于价格昂贵、技术水平有限等因素,日本武器装备出口的实际成绩一般,未来可能主要是针对东南亚国家拓展军舰、巡逻机、雷达出口。日本妄图重振防卫产业前景并不乐观,其动向已引起各方高度警惕。(■本报记者 张文文)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极经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